《胜利大逃亡》(Victory)是由约翰·休斯顿导演

admin 1个月前 (04-13) 英超 26 0
《胜利大逃亡》(Victory)是由约翰·休斯顿导演

  《胜利大逃亡》(Victory)是由约翰·休斯顿导演,西尔维斯特·史泰龙、迈克尔·凯恩、贝利等主演的剧情片,于1981年7月30日上映。

  电影讲述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纳粹在巴黎举行一场足球赛,盟军战俘队改变逃亡计划,在球场上大败德军的故事。

  出生于美国的战俘哈奇(西尔维斯特·史泰龙饰)原先只懂得踢美式足球,后来经过不懈努力,科尔比(迈克尔·凯恩饰)让他担任球队的替补守门员。可是刚入队,哈奇就得到一个任务:去巴黎,和地下组织接头,在比赛那天帮助整支足球队逃离。

  哈奇千辛万苦地到了巴黎,得知科隆体育场下面有下水道可以通向塞纳河。于是刚刚越狱的哈奇,又故意被捉回了营地。而科尔比也为了让哈奇和球队一起前往巴黎比赛,坚持说他是自己不可少的守门员,原先的主力门将托尼更是毅然打断了自己的手臂。

  8月15日,比赛的日子到了。

  上半场,德国人在裁判的偏袒下,连进四球,他们粗暴的打法甚至让刘易斯(贝利饰)不得不受伤下场。但是少一个人的盟军联队反而激发出了斗志,在上半场结束前一分钟扳回了一球。中场休息时,按照原计划,所有人将从更衣室的下水道离开,但是这时刘易斯表示他不愿意走,他相信自己能打败德国人。

  下半场,这群坚强的人把比分扳成4比4平。最后时刻,断了手的刘易斯一记漂亮的倒钩射门反超比分。可是裁判却判罚给了德国人一个点球,不过这一次,哈奇神奇地扑出了点球。盟军胜利,全场欢呼,球迷们涌入场内,簇拥着他们的英雄,人浪最终冲破了体育场的大门,没有从阴暗的下水道溜走的队员们,以英雄般的方式实现了大逃亡。

  1981年的《胜利大逃亡》恐怕是有史以来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一次。一代球王贝利是片中的第四男主角,扮演一名球技高超的盟军战俘。虽然不是什么好莱坞大腕,但贝利在片中展现出的演技却丝毫不比专业演员差,特别是在地道口劝史泰龙继续比赛的那场戏。不过片中最精彩的部分自然是导演约翰·赫德森为他量身订制的踢球场面,戏耍德国后卫和门前倒挂金钩的镜头让贝利在大银幕上出尽了风头。

  在这支盟军战俘联队中,主演麦克·凯恩扮演的是前英格兰队的队长科比。而在客串的球星之中,倒是真的有一个英格兰国家队的前队长,他就是剧中扮演特里·布莱迪的博比·摩尔。摩尔爵士是英格兰历史上最好的后卫之一,1964的年英格兰足球先生。他不仅是英格兰历史上最年轻的队长,同时也是担任英格兰国家队队长次数最多的球员。1966年,英格兰队在本土夺得世界杯时,正是队长博比·摩尔从女王伊丽莎白二世手中接过了雷米特杯。后被英国女王册封为爵士。片中,摩尔爵士为首开纪录,他是这群球星中除了贝利之外,上镜率最高的人。在这位伟大队长的身边,麦克·凯恩的三角猫功夫实在是太寒碜了。

  看过电影的人,一定对片中那位挑球过人的小个子球员费尔南德斯印象深刻。虽说贝利是片中最大牌的球星,但从比赛过程来看,费尔南德斯不仅以娴熟的盘带控制着中场,还为盟军打进一球,并助攻一次,他才是盟军真正的场上灵魂。事实上,费尔南德斯的扮演者奥斯瓦尔多·阿迪列斯正是阿根廷国家队的中场核心,1978年世界杯的冠军队成员。获得世界杯冠军后,他便加盟了托特纳姆热刺队,他是最早登陆英格兰联赛的阿根廷球员之一。其出神入化的盘带及突破技术在当时英格兰足坛产生过巨大的轰动,并且带动了英格兰足球的技术革命。其后他还转战于巴黎圣日耳曼队,布莱克本流浪者队。

  除了以上两位曾经获得过世界杯的球星外,盟军阵中还有几位来头不小的球星。

  卡奇米日·迪纳,片中扮演保罗·沃尔切克。迪纳是1974年波兰黄金一代重要成员。那一年,默默无闻的波兰队不仅在世界杯外围赛中淘汰了前世界冠军英格兰队,而且在世界杯上一飞冲天,最终击败巴西获得季军。迪纳在那支队伍中的地位仅次于最佳射手拉托。入选了此届世界杯最佳阵容。此外,他还获得过1972年慕尼黑奥运会的足球金牌、1976年蒙特利尔奥运会的足球铜牌。在片中,他为盟军队打进第三球,让盟军看到了扳平的希望。

  哈尔瓦·索伦森在片中扮演希尔森。他是挪威历史上最伟大的射手之一,曾率领荷兰埃因霍温俱乐部蝉联1986-1988年三届荷兰甲级联赛冠军。值得一提得是,拍摄《胜利大逃亡》时,片中的其他球星或已退役,或已成名,但哈尔瓦·索伦森却是在本片之后达到自己职业生涯的高峰。索伦森肯定在拍片空隙向诸位前辈偷师不少。在片中,为贝利的倒挂金钩送出传中的正是索伦森。

  保罗·范·希姆斯特在片中扮演迈克尔。他被称为比利时足球世纪最佳射手。17岁时便获得了比利时足球先生的称号,是比利时历史上最年轻的国脚。1972年,他率队获得了在本土举行的欧洲杯季军。

相关推荐

网友评论

  • (*)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