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战德国明明已经通过入侵比利时的方法来打法国了,为什么二战法国还要大笔花销砸在正面的马奇诺防线? - 知乎

admin 1个月前 (04-06) 意甲 29 0
一战德国明明已经通过入侵比利时的方法来打法国了,为什么二战法国还要大笔花销砸在正面的马奇诺防线? - 知乎

  为什么法国不加强和比利时,卢森堡接壤部分的防守军力?施里芬计划不就是德国对比利时薄弱的军事实力和沙俄的低效动员而制定的吗?

  为什么修建马奇诺防线:因为法国糟糕的经济状况无法维持大量的部队保护边境。相比于长期供养一只大军,修建一条防线不但成本更低而且还能带动不少企业。并且一旦开战,修建的防线将为法国争取到大量时间重组军队、调整产业结构。

  为什么不把马奇诺防线修建到大西洋:一方面是没那么多钱,另外如果真的这么修了,在低地三国看来这是同盟国(至少是法国)放弃保护他们。低地三国将很有可能倒向德国那边。

  为什么不集结更多部队布置在北线:一方面时刻维持大量军队对财政的压力极大。同时布置在边境的常备大量部队也会让低地三国产生不安。

  最后就是,法国人完全没有想到低地三国会败的那么快。

  从WW1来说,单独拿出一个列日战役,比利时人就拖住了德军的步伐(16天),成功为之后的英法军队争取到的时间。

  而在WW2时,整个比利时战役加起来也就18天。并不是比利时人没有准备,而是这个时代变了。比利时人准备的埃本-埃美尔要塞被德国空降部队轻取,部队被德军装甲部队为先头穿插合围。

  还真不是马其诺防线的锅!

  一战初期德国采用施里芬计划,正面佯攻,主力绕道比利时从侧面迂回法军,但因为种种原因,最后功败垂成。

  一战结束后,作为战胜方的法国,得出的结论是堑壕战将是未来德法战争的主要特点,在此背景下马其诺防线应运而生。

  其中防线的北段涉及到复杂的欧洲政治问题,在比利时的强烈反对下没有修建。但对应的是法国其实制定了完备的战争计划:

  受马其诺防线影响,法国司令部判定德国必须也只能再次采取施里芬计划,因此只要战争开始,英法联军的主力就会迅速北上,在狭小的正面迎战德军,考虑到比利时如此之小,计划中北上的将近百万的英法联军足以击退德国的任何进攻。战争将再一次转入相持,然后通过海上封锁、第二战场等拖垮德国。

  怎么样?这个计划其实很完备是不是。

  德国的将军们其实制定的正是换汤不换药的施里芬计划,即黄色方案。只不过在希特勒的坚持下才换成了后面的曼施坦因的方案。

  修正后的德军进攻方案:B集团军群佯攻荷兰比利时,吸引法军主力和英国远征军北上;C集团军群佯攻马其诺防线,牵制留守法军,待英法联军主力北上后,A集团军群突击阿登地区,担任主要突击力量的装甲集群通过地势险峻、被普遍认为装甲部队无法行军的阿登山区,直插盟军防守薄弱地带,也就是英法联军主力和马其诺防线的结合部,这是攻其不备、出奇制胜攻入法国的一条捷径,可切断南北盟军之间的联系,合围英法盟军,迅速歼灭盟军主力。这就是著名的镰刀计划。

  后来的结果我们都知道了,法国第一集团军和英国远征军后路被断,法军几乎全军覆灭,英国远征军在敦刻尔克勉强撤回英国。

  其实法国在阿登地区的防守也不算薄弱,整整一个第九集团军都在这,关键是被德国装甲突击的闪电战打傻了,就算装备差点,谁能想到一个集团军,还占据了险要地形,结果不到一周就被打垮了!说到底,还是对大规模装甲师的突击威力认识不足。这属于双方在战术上已经出现代差了,所以呢,其实法国输的也不算冤!

  问:为什么要修马奇诺?

  答:一战期间法国遭受了巨大的损失,人力的断档以及与之而来的反战情绪使得法军无力招募一支足够庞大的军队,必须要修建马奇诺来缩短战线。

  问:为什么不修到比利时法国边境?

  答:一共有四个原因。马奇诺防线耗费巨大,法国的人军费不是无限的,能省则省。比利时本身也有烈日要塞。修到比利时会使得比利时人认为被法国抛弃,不利于两国的合作。让德国人借道比利时可以确保英国人参战。

  人力不够装备凑。

  一战法鸡打掉了整整一代人,本身法鸡就比德三人力少,再加上当时的整体一战得出的战争经验就是防守更加省人力。于是就有了马奇诺防线。

  还有苏德入侵波兰后的静坐战争。

  这都是因地制宜得出的战术。

  可惜天降伟人曼施坦因,阿登森林中出抄底,一波带走法鸡。造成了马奇诺防线空置的笑话和法鸡秒跪的段子。

  以上。

相关推荐

网友评论

  • (*)

最新评论